飲食減碳正夯 教育部推廣「無肉日」 【聯合報╱記者李威儀/即時報導】 2010.03.11
飲食減碳議題正夯,政府也開始推廣素食文化。教育部鼓勵中、小學每週選定一天為「無肉日」,達到健康、減碳的雙重目標。
去年底立法院通過一項臨時提案,指畜牧業所排放的甲烷占球總量的60%,助長地球暖化,應推廣素食減碳行動,減少甲烷排放量。
教育部環保小組執秘張子超表示,教育部準備從中、小學營養午餐著手,鼓勵各校推行一日「無肉」,但不會強迫學生吃素。他指出,「無肉日」推廣「蔬食」而非「素食」,希望提倡低碳飲食概念,在鼓勵學生有更健康、均衡的飲食的同時,也能達到環保教育目的。
張子超說,目前全台各縣市都有學校在推行飲食減碳,其中由縣市政府全面性推動的包括新竹縣、彰化縣、嘉義縣等。
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BREAKINGNEWS1/5469390.shtml
每週一天無肉日 教部鼓勵實施 國語日報 2010/3/12 楊惠芳/臺北報導
為了讓學童從小養成健康飲食和環保減碳的生活習慣,教育部發文各縣市教育局處,鼓勵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每週選擇一天實施「無肉日」,全校師生一起吃蔬食環保餐。
不過,有家長認為,全面在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推動蔬食,相當於半強迫性質,萬一有學童不吃蔬菜,家長又無法準備便當,該怎麼辦。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,每週選擇一天實施無肉日,是很好的理念,但作法應該更細緻,不應由上到下,而應由下到上,且應尊重家長意願。
謝國清表示,教育部推動這項政策時,應從教育本位出發,如果是為了教育學生健康飲食的觀念,應從飲食衛生課程或營養教育著手,可能更適合,而不是發公文全面推動。
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祕書張子超指出,教育部是根據立法院的臨時提案,發文給各縣市鼓勵所屬學校師生,響應飲食減碳行動;學校可自行規畫實施細節,推動每週一餐蔬食、不吃肉。
張子超說,多吃蔬菜、少吃肉,可增進身體健康;同時,從環保觀點來看,一頭牛所需的穀物量,可養活很多饑荒人口;一人一天不吃肉,可減少七公斤的二氧化碳,全臺民眾一天不吃肉,共可減少一億六千一百萬公斤的二氧化碳。如果學校營養午餐能使用當地食材,對減緩全球暖化將有助益
http://www.mdnkids.com/info/news/content.asp?Serial_NO=66086
學生一周一蔬食 教部鼓勵 2010-03-12 中國時報 林志成/台北報導
吃太多對身體不好,也不環保。教育部最近發文各縣市,鼓勵各國中小提供學生營養午餐時,每周擇一日為「無肉日」,讓學生吃「蔬食」,可增進身體健康,也是愛護地球。
立委黃志雄等人去年底在立法院提案,建議各縣市政府及轄內學校響應素食減碳,每周擇一日為「無肉日」。立院通過後提案,教育部最近發文給各學校建議比照辦理,但若學生不適應,可自行帶肉食到校。
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2009Cti/Channel/Life/life-article/0,5047,1105...
教部鼓勵中小學每週1餐無肉日 2010-3-12 自由時報 記者林曉雲
無肉日」風潮全面吹進學校!教育部昨天發文各縣市,鼓勵國中小學每週有一餐「無肉日」,鼓勵營養午餐「多吃蔬菜、少吃肉」,除增進學生身體健康,也教導學生節能減碳愛地球,目前已有新竹縣、彰化縣、嘉義縣等縣市全面推動。
教育部環保小組執秘張子超表示,現在許多孩子餐餐吃肉,很少吃蔬菜,所以教育部推動中小學「蔬食」,但非「素食」,以免讓外界有宗教聯想,但若學生非要吃肉,可自行帶肉食到校。
目前各縣市都有學校推廣蔬食,北市推動一月至少一餐蔬食,新竹縣每週一餐蔬食,嘉義縣則將每週五訂為環保減碳健康蔬食日。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0/new/mar/12/today-life12.htm
減碳愛地球 教部盼學生1週1餐蔬食 20100311
(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1日電)多吃蔬菜少吃肉,減緩暖化愛地球,教育部從根做起。教育部今天表示,已發文各縣市,盼國中小營養午餐每週有1餐吃「蔬食」,除增進學生身體健康,也教導愛護地球。
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,根據研究,生產1公斤的牛肉,會製造出36.4公斤的二氧化碳,肉食者1年因飲食產生1500公斤的二氧化碳,1人1天不吃肉,可以減少7公斤的二氧化碳,全台民眾1天不吃肉,可減少1億6100 萬公斤的二氧化碳。
林聰明說,已發文至各縣市,鼓勵非強迫各縣市能推動每週1 餐「蔬食」,也就是「環保餐」,教育學生節能減碳的觀念,期盼大家一起來愛護地球。
教育部環保小組執秘張子超表示,現在許多孩子過胖,多吃蔬菜少吃肉,可以增進身體健康,從能量轉換觀點來看,1 頭牛所需的穀物量,是人類的幾十倍到幾百倍,可以養活很多饑荒人口,因此推「蔬食」。
至於為何是稱為「蔬食」而非「素食」,張子超說,稱素食怕人有宗教聯想,教育部推廣蔬食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身體健康,並且為全球暖化貢獻心力。
學校提供蔬食,若學生不適應,張子超說,可以自行帶肉食到校。
教育部發文前,各縣市有學校推蔬食,每校情況不同,其中新竹縣與嘉義縣等國中小每週1 餐蔬食,嘉義縣將每週五訂為「環保減碳健康蔬食日」,由營養師設計菜單;雲林縣舉辦「學校廚工環保低碳營養午餐教做研習」課程,教育廚工做出好吃的環保餐,讓學生接受度更高。990311
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2009Cti/Channel/Life/life-article/0,5047,130518+132010031100948,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