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央廣播電台] 2009/9/21 撰稿‧編輯:張帆 新聞引據:中時電子報

周一無肉日平台(www.meatfree.org.tw)
民間人士倡導的台灣「周一無肉日」今21日正式開跑,透過網路平台,推動國人「少肉多素」運動,除了廣邀各界響應,也希望葷食餐廳周一提供至少1/3的無肉菜單供消費者選擇。
繼英國前披頭四樂團知名歌手保羅.麥卡尼帶頭推廣「周一無肉日」後,台灣今天也正式成立「周一無肉日平台(www.meatfree.org.tw)」,推動民眾加入會員,並號召公司行號等團體會員提醒員工周一不吃肉,餐館每周一提供1/3無肉菜單供消費者點用。而比利時根特市首創「周四無肉日」的觀念,由政府推出無肉餐,都很值得參考。
發起人之一素食作家蘇小歡說,為了供應肉食,亞瑪遜熱帶雨林已被砍伐掉70%,肉品對大地消耗的成本非常高。為了愛護地球,這個活動希望每周一讓大地之母休息一下,並促使台灣進入「低肉品消費」社會。
台灣民間人士倡導「周一無肉日」,許多醫界人士相當認同,認為不僅環保,也能有效預防癌症,對健康有益。
大腸直腸醫學會前理事長、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本身已吃素十多年,他說,大腸癌、乳癌和飲食有極大相關,吃太多紅肉及高油脂食物,易增加罹癌風險。
曾罹患癌症、目前大力推動「防癌長鏈」保健觀念的梅襄陽醫師也認同這項活動,他認為,台灣人應攝取低鹽、低糖、低脂肪、低蛋白質和高纖維飲食「四低一高食物」。吃素的民眾須應選擇新鮮食物,而非素食加工品。
http://news.rti.org.tw/index_newsContent.aspx?nid=2163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