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一無肉日 全台六成校園響應
週一無肉日 全台六成校園響應
 

2010-07-18公視晚間新聞 (週一無肉日 全台六成校園響應)
 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qRoqR2wBC0&feature=player_embedded#! ( 請開音箱 )
 
週一無肉日 全台六成校園響應
 更新日期:2010/07/18 22:15
先前雲林縣古坑鄉的桂林國小每個禮拜都會吃兩到三次的蔬食餐,就是不吃肉不過,有一次校長要請小朋友吃牛排,小朋友不僅沒有反應,有人還當場拒絕!
其實,這樣的情形已經慢慢深入在全台的其他學校。自從民間團體發起、周一無肉日的活動後,目前全台已經有六成學校響應。不過不吃肉要怎麼吃,才會健康呢?
一起來聽聽營養師的建議。
吃飯時間到囉 ! 小朋友排隊打飯,這一天是星期一,也是雲林大同國小的無肉日,小朋友的餐盤裡,有深綠色的炒蔬菜,黃橙橙的炒蛋,還有豆干佐海帶芽。
再配上一碗紫菜湯,三菜一湯就是今天的午餐,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,沒有肉,會不會不習慣?
經過家長意見調查,大同國小決定開始實施營養午餐周一不吃肉的政策,果然成功建立起小朋友環保的概念,而根據發起”周一無肉日”的民間團體統計,目前全台灣有供應營養午餐的學校中,已經有六成跟進,頻率從一周到一個月都有。
民間團體去年9月21日發想出周一無肉日,如今有這樣的成效,讓他們覺得備受鼓舞。不過,也有家長擔心,發育中的孩子不吃肉,會不會營養不足?
以三餐中常出現的肉類排骨或是雞腿來做例子:一塊排骨或是一根雞腿中所含的蛋白質,可以用傳統豆腐6格來替代,或是五香豆乾四塊,或者豆皮一片,而兩份240CC的豆漿所含的蛋白質,也跟排骨或是雞腿一樣多。
營養師說,其實孩子一星期內一天不吃肉,只要補充其他植物性蛋白、營養還是足夠。另外平常也不要攝取太多加工食品,注意均衡飲食,在不影響發育下,吃得健康又環保。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18/51/29hdq.html

 
YouTube - 這封電子郵件中的影片

 
 
 
 
新素食運動
「新素食運動」是相對於傳統「宗教素食」的概念,包括健康、環保與動物保護等多元價值的吃素行動,有人也提「蔬食」取代「素食」字眼,避免外界貼上宗教色彩,在關心飲食安全與樂活風潮下,加上全球重視地球暖化議題,新素食運動成為一種時尚流行主張。  新素食運動的實踐方式相當多元,包括減少肉品消費、食用有機肉品、一周一素、一般素食與嚴格素食(不吃奶蛋)等,完全依照社會背景、個人狀況與社會運動策略而定。
中國時報 2009-12-19【高有智/整理】
 
 
 
生食——粉紅芽菜手捲
生食——粉紅芽菜手捲 2010-1...
 
Copyright © 2009 週一無肉日. All Rights Reserved.